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图
利用谷歌地图,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和他的团队,精确复原了唐僧回国时途经帕米尔高原的路径。
新疆网讯(记者焦云龙)在谷歌地图上,巍峨的帕米尔高原横亘在亚洲大陆,从空中俯瞰,仿佛一条蜿蜒的“长蛇”。
鼠标滚轮继续滑动,地图越来越清晰,“长蛇”红色的身躯上,稀稀疏疏的地名逐渐出现。
再将旁边的3D 小人拖进地图,俯瞰变为平视,置身“长蛇”之上,仿佛身处高原峡谷,目之所及是雪山、河流,还有前方的古道。
这是近百年历史上首支对丝绸之路帕米尔段精确复原的科考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重要节点的重新定位,运用现代技术将它网络地图上。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作为上海文化援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支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组成的5人团队完成了丝绸之路帕米尔段的3D复原。
此前,他们深入中国境内的帕米尔,穿越时空,重新见证了当年驼铃阵阵的商队和玄奘西行时所经历的隘口险关,复原了玄奘回国的境内路线、清代叶尔羌至蒲犁驿路和斯坦因之路。
而这只是开始,科考队希望能进一步复原唐僧西游路线,最终对保护丝绸之路起到推动作用。
1、斯坦因与地图之误
斯坦因还试图依照《大唐西域记》英文版复原玄奘穿越帕米尔之路。
如果不是这次“穿越”,玄奘取经回国的线路或许会一直误传下去。
历时20天的考察结束后,此次科考队领队、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接受采访时说:“此行更像是一次时空的‘穿越’。”
到达喀什的第三天,4月13日,科考队自东向西开始反向重走斯坦因之路。
1900~1931年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四度到中亚考察,他留下的大量记载成为人们了解帕米尔的重要资料。斯坦因还试图依照《大唐西域记》英文版复原玄奘穿越帕米尔之路。
侯杨方发现,斯坦因在塔什库尔干与当年的玄奘“分道扬镳”。
公元645年,玄奘跟随一支商队,从帕米尔高原的一个山口回国。他的行李中装满了来自天竺(今印度)的526筐共657部经书。17年前,他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抵达天竺。
玄奘西游,是丝绸之路上一次最负盛名的旅行。他行程5万余里,历经一百多个国家。回国后,经他口述编纂了《大唐西域记》。当年,玄奘在朅盘陀国(都城在今塔什库尔干县城)驻留20多天后,在高原上前行,东下高原,顺利归唐。
4月13日至15日,科考队从喀什到莎车,经库斯拉甫到恰尔隆乡,到达清代驿站切里贡拜孜。又沿着乌恰河逆流而上,到达通往英吉沙的最后一道山口:海拔3900米的喀什卡苏达坂。登上达坂,侯杨方目之所及与百年前的斯坦因重合,斯坦因也许想象着1000多年前,玄奘拖着疲惫的身躯站在同样的地点,欣赏着同样的景色。
“但,他错了。”
4月18日,科考队到达塔什库尔干县城。自此,斯坦因便向东北方向前进。
“他以为自己抵达了玄奘到过的乌铩国,而实际上那是莎车以北100多公里的英吉沙县。”侯杨方说,斯坦因忽略了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城东南行三百余里”,结果南辕北辙。
考察过程中,科考队使用的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地图上,公主堡的位置并不准确,实际位置在地图位置偏东20公里左右。而在4月10日,科考队重走清代叶尔羌至蒲犁驿路东段时,地图上明确标注一条路直通目的地阿尔帕勒克,如果一切顺利,团队拥有充足的时间当天返回喀什。但科考队发现,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条路。
他们按照自己的判断,边走边问路,直到傍晚,才找到克孜尔达坂。
相关链接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原籍匈牙利,1904 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