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风情 > 新疆多举措保护少数民族古籍
亚心网讯(记者于兮实习生段清宇 一排排整齐的书柜,一本本静默无言的古籍。无须多语,一屋子的书香自然而然引人进入文化的殿堂……走进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特藏书库,丰富多彩、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古籍,瞬时让人感到新疆灿烂的历史文化。
?? 据介绍,目前这些被搜集出来的古籍,只是新疆少数民族古籍的“九牛一毛”,更多的古籍则流散于民间。如何抢救、搜集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如何让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得到系统而科学的保护?我区相关部门在全力而为。
????一批珍贵文献得以保护
记者从自治区民委(宗教局)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下称自治区古籍办)了解到,目前,自治区古籍办收藏少数民族古籍5867册(件),各地州古籍办收藏2000余册(件)。在这些古籍中,书籍类文献居多,口碑类文献次之,文书类和碑铭类文献也不少。其中有不少是孤本、珍本,学术价值很高。
??? 据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就民族文种而言,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察合台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托忒蒙古文、柯尔克孜文、满文、锡伯文等文字。此外,还有用汉文记录的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其文种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自治区古籍办主任伊斯拉木·伊萨合介绍,自1984年至2012年,自治区古籍办陆续整理出版了150本古籍,各地州市古籍办整理出版了32本古籍。
??? 此外,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专家学者,从教学、研究和整理的角度出发,先后出版各文种古籍400多本。这些整理出版的古籍,既有维吾尔族不朽名著《福乐智慧》的三种抄本影印本,也有哈萨克族医学巨著《医药志》,还有驰名中外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和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及锡伯族萨满教经典《萨满神歌》等。这些古籍都为各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各民族人民群众奉献了难得的传统文化精品。
????整理和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保护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但眼下不容乐观的是,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正在加速流失,抢救整理和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 自治区古籍办透露,目前,新疆仍有约近万册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散存于民间,或堆放在尚未具备收藏条件的各地相关部门。这部分古籍,由于保管不善(或无保管意识)和其他诸多原因,流失之快,始料不及。
据介绍,当前我区通晓少数民族古籍的老一代传承人数量日益减少,对古代语言和文字能释读的人已寥寥无几,而对古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不多。像古代突厥文、回鹘文几乎很少有人认识。而在我区发现的梵文、西夏文、吐火罗文、契丹文等文献,更是没人能看懂,很多少数民族古籍因此变成了无人能识的“天书”。
伊斯拉木·伊萨合说:“我区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起步工作较晚,收藏的少数民族古籍中,有90%以上是古文种(察合台文、阿拉伯文、波斯文)文献,由于古籍文献解读难度大,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很难达到工作的要求,因此到现在,这些古文种文献整理出版得很少。”
自治区古籍办特藏书库管理人员地拉热木·马合木提告诉记者,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古籍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根据我区少数民族古籍收藏分散、保护条件相对薄弱、人才资金缺乏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保护方案,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已迫在眉睫。
政令备忘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2012】79号)中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搜集、保护、利用、出版和宣传工作。
(编辑:王建隆)
(原标题:新疆多举措保护少数民族古籍)